banner
raye~

Raye's Journey

且趁闲身未老,尽放我、些子疏狂。
medium
tg_channel
twitter
github
email
nintendo switch
playstation
steam_profiles

《悉達多:一首印度的詩》 分享

image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6980487/
作者:赫爾曼・黑塞
譯者:姜乙

豆瓣簡介:
《悉達多》並非是佛陀的故事,它講述了一個人的一生,千萬尋常人亦會經歷的一生。
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常認為自己是被命運選中的人。拋下過去,隨了跌跌撞撞的步伐,找尋心中的聲音,追逐名利,經歷友情,品嚐愛情。不同的是,悉達多一生追求的是生命的圓融統一,看似宏大,確是每個人無法回避的問題。
黑塞的語言是充滿詩性的,正如本書副題 “一首印度的詩”,因不得而知的原因,此副題在前人所出版本中都被回避了。為了盡可能表現黑塞的詩意,我們選擇從德文直譯,儘管我們的譯文不能完全實現這種詩意,但其詩的本性與精神顯而易見。
本書地位在前人的版本中已被反覆強調 —— 亨利・米勒的最愛;影響了包括電台司令在內的許多名人雅士;在六十年代美國掀起過閱讀黑塞的熱潮,大學生們人手一冊等等。
但如書中成為擺渡人的悉達多所述,智慧無法分享,它可以被發現,被體驗。
所以倘若你碰巧遇到了這本小書,請細細品味其中的文字。
願你在讀了悉達多的故事後,也能有所感悟,並開始體驗屬於自己的人生。

關於這本書的故事#

1967 年,保羅柯艾略 20 歲,他被送進了巴西的一家精神病院裡。
他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是你肯定聽過《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作者就是保羅柯艾略。
他的一生本來應該被精神病院葬送的,但是一本書拯救了他。(ps. 這本書是保羅柯艾略女朋友給他郵寄到精神病院的
這本書就是我們今天要分享的《悉達多》。

我想很多人和精神病人保羅的感受是一樣的,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期望的會是一個聖人的故事,但讀完後不免有一些些失落,這本書除了語言異常優美外,似乎並不像許多人說的那樣能解答人生的終極問題。

《悉達多》所講述的,不過是一個世俗人的煩惱故事,似乎書中昙花一現的佛陀,才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悉達多,這個人的內心怎麼會有這麼多陰暗的情感呢?這麼多恐懼呢?

但保羅悟出來了,悉達多是執意要將自己的生命本質去尋找自我,在大千世界中不迷失自己。

在閱讀完這本書之後的幾天,保羅就出院了。出院當天,他回望精神病院的鐵欄杆,想起精神病院裡的瘋子對他說,他們要一輩子待在精神病院裡,與世隔絕永遠不出去。為什麼呢?因為外面的世界太難面對了。

這個時候,保羅柯艾略對自己說:我發誓,我選擇生命。(ps. 我命油我不油天

好了這本書的分享就到這裡為止了,我已經總結完了 / 手動狗頭(此處埋個伏筆)

佛陀是誰?#

佛陀,意為 “覺悟者”,本名喬達摩・悉達多,又尊稱為釋迦牟尼
佛陀生活在約公元前 6 至前 5 世紀的古印度,原本是釋迦族的王子,後來出家修行,經過長期的修煉和思考,在菩提樹下獲得覺悟(菩提),成為 “佛陀”,意為 “覺悟者” 或 “開悟者”。

在你的心目中,佛陀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
是洞窟裡的佛菩薩像?還是栩栩如生的壁畫?亦或是在藏經洞裡發現的畫匠們創作的塗鴉草稿?

image

image

傳言佛陀是生活在公元前 5 世紀的人,但要到公元 2 世紀左右,佛陀的形象才開始流行,不同地區的佛陀的形象各不相同,最開始的佛像更多的是一個 “符號”,並不是代表真實存在的佛陀形象,主要是為了供後人憶念和瞻禮佛功德之用。

《金剛經》中有言:“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意思是說,要見到真正的 “如來”,必須知道種種的外相都不具備永恆性。

既然最高境界是 “諸相非相”,那為什麼還要有這麼多金碧輝煌的佛像呢?釋迦牟尼也不過就是兩千多年前的悉達多太子,怎麼就變成了類似電視劇中 “如來佛祖” 一般的形象呢?

在佛教中,有 “三身佛” 的說法,即佛有三種身相,分別是 “應化身”,“報身” 和 “法身”,覺悟程度深淺不同的人,所見到的佛就會呈現出不同的樣貌。所謂 “應化身”,如我等凡夫俗子,尚未覺悟,所以看到的佛陀就是和尚,跟平常人一樣。已經覺悟的菩薩,所看到的佛陀形象則是莊嚴恢弘的,這就是佛的 “報身”,“法身”,則是說真正的 “佛” 就是無形無相,隨眾生的心而顯現出不同的樣子。

最後,歷史上是否真的有佛陀其人呢?

直到 1898 年,一位名叫佩普的英國工程師,他在印度比普羅瓦考古發現了一個裝有佛陀遺骨的舍利瓮,而就在前一年的尼泊爾的藍毗尼,尼泊爾總督雷納將軍和德國考古學家福勒博士,發現了在佛陀出生地出土的阿育王石柱。這些新發現最終讓西方學者開始相信,佛陀並非是神話人物,而是曾經活生生地在印度行腳弘法的一位僧侶。

image

悉達多為什麼要離家出走?#

佛陀,即喬達摩・悉達多,大約在 19 歲成親,娶了城中的美人耶輸陀羅,但卻在 29 歲毅然出家,經歷數年苦修,終於 35 歲在菩提伽耶覺悟,然後在北印度赤足遊歷講法 45 年,最終於 80 歲時在拘尸那迦涅槃。

佛陀本屬於釋迦族。釋迦族本身屬於刹帝利種姓,即貴族階層。

在《悉達多》開篇,黑塞是這樣形容悉達多的:

悉達多,俊美的婆羅門之子,年輕的鷹隼,在屋舍陰涼處,在河岸船旁的陽光中,在婆羅雙林和無花果樹的濃蔭下,與他的好友,同為婆羅門之子的喬文達一道長大。

而最愛他的人是喬文達。他愛他的步態,他行動時的優雅完美。他愛悉達多的一切言行,但更愛他的精神,他崇高激昂的思想、強大的意志和高貴的使命感。

用現在的話說,悉達多是一位 “富二代”,既不用擔心生計,婚姻,事業也應該想當順利,是我們非常羨慕的生活狀態,這樣的世俗人生,似乎沒有任何理由主動放棄。

那麼,他為什麼要出家呢?

關於佛陀想要出家修行的動因,更為直接的描述,則是太子經歷四個城門的故事:

有一天悉達多太子出行,在其中一個城門,他見到一個耄耋老人,於是問侍從,這個人為何這般模樣?侍從告訴太子,這就是 “老”:“夫老者生壽向盡,餘命無幾,故謂之老。” 第二天,太子又在城門遇見一位重病的人,問侍者這又是什麼情況?侍者回答說這是 “病人”,太子於是追問什麼是 “病”,侍者回答說:“眾痛迫切,存亡無期,故曰病也。” 又有一天,太子在城門處遇見有人亡故,親人們嚎哭圍繞。太子又問:“死為何?” 侍者則回答:“死者,盡也。風先火次,諸根壞敗,存亡異趣,室家離別。” 短短數語,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當太子再度出遊時,卻見到街道上有一位出家的沙門,便好奇詢問侍者這是何人。侍者告知,那是 “沙門”:“舍離恩愛,出家修道,攝御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無所傷害,逢苦不慼,遇樂不欣,能忍如地。” 也就是說,出家修道能讓人遠離欲望的傷害,並且對於眾生升起無尽的慈悲,這讓年輕的太子非常羨慕,萌生了出家修行的念頭。

而在小說《悉達多》中,黑塞用文學化的方式描述了悉達多的出家時刻:“喬文達意識到:時候到了,悉達多要去走自己的路。他的命運即將萌發。”

那時,三位沙門經過悉達多所在的城邑。他們是去朝聖的苦行者,不老也不年輕。憔悴、消瘦,幾乎全裸的身軀被陽光暴晒得焦黑,塵埃和血跡布滿肩頭。他們是人類王國的異鄉人,骨瘦如柴的胡狼。孤獨、絕塵,與世界為敵。一種由無聲的激情、不惜一切去獻身、無情的肉體滅絕構成的灼熱氣息回旋在他們周身。

在黑塞的小說中,悉達多是主角,他的同伴叫喬文達,書中他倆曾一同去拜訪佛陀喬達摩

ps. 私以為,佛祖的本名叫喬達摩・悉達多,黑塞將其拆分成兩個人物,所以文中的悉達多其實也是佛陀,是悟道的另一條路

沙門修行#

悉達多與喬文達一同離開了家鄉,開始了一段充滿挑戰的苦修生活,他們通過冥想、禁食和壓抑感官欲望來試圖擺脫自我和世俗的束縛。

他遇見女人時目光冷淡,遇見城中穿著華美之人,嘴角流露出輕蔑。他見到商販經商,君侯外出狩獵,服喪者哀嚎,娼妓出賣色相,醫生救治病人,祭司定奪播種之日,情侶們相互愛撫,母親們哺乳 —— 這一切都讓他不屑。

悉達多唯一的目標是墮入空無。無渴慕,無願望,無夢想。無喜無悲。“我” 被去除,不復存在。讓空洞的心靈覓得安寧,在無 “我” 的深思中聽便奇蹟。這是他的目標。當 “我” 被徹底征服,當 “我” 消亡,當渴求和欲望在心中寂滅,那最終的、最深的非 “我” 存在,那个大秘密,必定覺醒。

然而,悉達多很快就意識到,沙門苦修不過是一種徒勞,並不是真正能夠接近覺悟的道路。

悉達多道:“我並不這麼看,我的朋友。至今我在沙門處學到的東西,喬文達,我本可以更快更便捷地學到。在花街柳巷的酒館裡,我的朋友,在腳夫和賭徒處,我都能學到。”

遇見喬達摩#

沙門的禁慾與苦修,並無法幫助悉達多真正解答關於存在、苦難和解脫的問題。他逐漸意識到,這些修行方式雖然提供了某種控制欲望的方法,卻不能觸及生命的本質。正是在這種疑惑與不滿足的驅使下,悉達多聽聞了佛陀 —— 喬達摩前來宣法,於是便於喬文達一同拜訪了佛陀。

夜幕降臨,酷熱消歇,祗園中的人們活躍起來,聚集在一處聆聽佛陀宣法。
這時,他們聽見佛陀的聲音。那聲音美滿,安寧,平和。他論苦諦,苦之緣起及其滅往何處去。他平靜的論述安詳清晰。苦乃人生實相,但離苦之道業已被發覺,跟隨佛陀即可脫離苦海。
世尊以柔和堅定的聲音論四聖諦,講八正道。他耐心地以慣常的方式講經,舉證,溫故。他的聲音明亮而安靜地盤旋在聽者上空,如光影,如星辰。

喬文達立即為佛陀的智慧,寧靜的氣質與深刻的洞察力所拜服,並想要追隨佛陀修行
而悉達多卻不願成為佛陀的追隨者,

喬文達不斷地追問他的朋友,他想聽他解釋,他為何不容身喬達摩之法義,他在他的法義中發現了什麼瑕疵。而悉達多卻總是駁回追問:“不要再問了,喬文達!佛陀的法義非常之好,我怎麼可能發現瑕疵?”

然而悉達多確實發現了喬達摩的缺陷,他清楚地意識到,每個人的覺悟之路是獨特的,無法通過模仿或追隨他人來獲得。佛陀已經完成了他的修行道路,而悉達多必須去探索屬於自己的道路。

只是,在您的法義中,在統一、邏輯完善的萬物中卻存在一個斷裂之處。這一小小的縫隙讓這個統一的世界呈現出些許陌生、些許新奇;呈現出些許迥異於從前,且無法被證實的東西:那就是您的超世拔俗,獲得解脫的法義。這個小漏洞,這個小斷裂,讓永恆統一的世界法則變得破碎,失去效力。但願您能寬恕我所提出的異議。”
哦,世尊佛陀,您從未以言辭或法義宣講您在證覺成道之際所發生的事!世尊佛陀的法義多教人諸善奉行,諸惡莫作。在明晰又可敬的法義中不包含世尊的歷程,那个您獨自超越眾生的秘密。這就是我在聆聽法義時思考和認識的。這就是我為何要繼續我的求道之路 —— 並非去尋找更好的法義,我知道它並不存在 —— 而是為擺脫所有聖賢及法義,獨自去實現我的目標,或者去幻滅。

在這一刻,悉達多與喬文達分道揚鑣。他想要獨自去實現他的目標,或者走向幻滅。

另一條悟道之路#

告別沙門生活之後,悉達多才開始體驗到真正的生活

他環視四周,宛如與世界初逢。世界是美的,絢爛的;世界是奇異的,神秘的!這兒是湛藍,這兒是燦黃,那兒是豔綠。高天河流飄逸,森林山峦高聳。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充滿秘密和魔力。而置身其中的他,悉達多,這個甦醒之人,正走向他自己。

原來的他,曾一直把現實世界看做虛妄,看做偶然和毫無價值的皮毛,但現在他已真正覺醒,他開始從頭開始新的生活。

他遇到了聰慧美麗的妓女迦摩羅,向她學習愛情的藝術,開始接觸世俗的享樂,開始學習經商之道,憑藉著自己的智慧,又過上了奢華而舒適的生活。

但是呢,他也逐漸被物質的欲望吞噬:

世俗將他囚禁。情欲、貪欲和惰性,以及他最蔑視、時常嘲笑、視為最愚昧的唯利是圖俘虜了他。他拜倒在錢財下。賺錢於他不再是遊戲和瑣事,而是枷鎖和負荷。

於是他又開始對這種生活方式感到厭倦和厭惡,在經歷了世俗生活的美與苦之後,他又重新走上了悟道之路。

作為他的伴侶,迦摩羅其實是非常了解悉達多的

唯有聰明的迦摩羅深知,他內心仍是個沙門。指引他生活的一直是思考、等待和齋戒的技藝。他和孩童般的世人間彼此依舊陌生。

我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寫了個批註:這其實就是很多中國人的真實寫照,入世則克己復禮,殺身成仁,出世則清心寡欲,黃粱一夢。如果用大白話來說的話就是,卷又卷不過,躺又躺不平。

於是悉達多選擇了離開,他好似涅槃一樣,又重新回到了一無所有,只是,此刻他已青春逝去,兩鬢斑白,體力漸衰。

他只盼忘掉自己,得到安寧,甚至死去。只求閃電擊毀他!虎狼吞噬他!只求一杯毒酒麻醉他,讓他遺忘、沉睡,永不醒來!這世上還有哪種穢跡他沒習染?還有什麼罪孽和蠢行他沒觸及?還有哪一隅靈魂的荒蠻之地他沒駐足?他豈能再活?再呼吸?再感覺飢餓,再吃,再睡,再和女人同笫?這輪回不是耗盡和桎梏了他?
那麼,他想:無常之物已遠離我。像兒時一樣,我又一無所有,一無所能,無力又無知地站在陽光下。多麼奇異!在青春逝去、兩鬢斑白、體力漸衰的時候一切從兒時開始!他笑了。

我曾不記得是從哪裡看到過一篇古文,說人生快意之事無非是金榜題名,洞房花燭。但真正最值得銘刻的,莫過於你正得意之時,被一棒子打到在地,失去所有,從零開始,這也是當前悉達多的真實寫照吧。

河邊悟道
最後他來到了一條河邊,此刻他已老去,變得很普通的老頭別無二致。
就在他瀕臨崩潰的時刻,河水的聲音喚醒了他。他開始學會了傾聽河流的聲音,學會欣賞山川草木,一花一石。
平靜流淌著的水流,讓他重新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河流並不會因為他的絕望而改變,它依然流淌不息,仿佛在向他訴說著某種深刻的真理
此刻,悉達多已不再執著於追求外在的真理,而是接受了生命本身。

也許,真正的智慧本來就不是通過抗爭或逃避獲得的,而是通過與生命和解、接受萬物的本來面貌來實現的。

這個,” 他擺弄著,“是一塊石頭。一段時間後,它或許成為土,生出植物,變成動物,變成人。過去我會說,它不過是塊石頭,毫無價值...
但今天我卻想,這塊石頭就是石頭。它也是動物,是神,是佛。我不會因它終將變為這個或那個而敬愛它,而會因為它一直是石頭 —— 正因為它是石頭 —— 今天和現在出現在我面前的石頭而愛它。看到它每條紋理中,每道溝渠中,黃色、灰色中,堅硬中,我敲擊它發出的聲音中,它表面的乾燥和潮濕中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有些石頭如油如皂,有些像葉似沙,每塊石頭都不同,都以其特有的方式念誦著‘唵’。
每塊石頭都是梵天,但同時,它又確實是石頭。

有一句評點寫得好,只有經歷過的那些體驗,才有了此刻的你(此處回應開頭伏筆)

你是你接觸過的人,碰到過的物,感受過的情愛,迷失過的痛苦,家鄉的老樹,街邊的路燈,吃過的燒烤攤…… 等等所有的體驗,才有此刻的你。

悉達多從年少時輕蔑欲望,到青年時拒絕欲望,到中年時沉迷欲望,到老年時超脫欲望,不斷從經歷中看到自己的 “我”,摈棄了善惡,
至此,他能夠對現實生活中的人們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聽到了河流的生命,當悉達多專注於河水咆哮的交響,他不再聽到哀,聽到笑,當他的靈魂不再執念於一種聲音,自我不再被佔據,而是傾聽一切,傾聽整體和統一時,
這偉大的交響,凝成一個字,這個字就是 “唵”,意為圓滿。悉達多和佛陀一樣,最終成就了自己的生命。

我讀完《悉達多》的時候,最先浮現在腦海邊的就是蔣捷的這首虞美人: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 蔣捷 《虞美人・聽雨》

這首詞以 “聽雨” 的切入點,時空跳躍,三幅不同場景下的聽雨畫面,有點類似一個長焦鏡頭,將人生的一幅畫卷壓縮到了極致
少年時:不識愁滋味,“釘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今年歡笑復明年”
中年時:顛沛流離的悲涼滄桑;
老年時:歷盡離亂後的憔悴枯槁一生的悲歡離合,誰也說不清,聽那窗前的秋雨一無所動,任它滴滴答答直到天明。

同樣的視角,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總結的三重境界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尽天涯路”;—— 悉達多舍棄富足的生活,毅然踏上了沙門的苦修之路。
第二重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悉達多經歷沙門的苦修生活
第三重境界:“眾里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悉達多最後在河邊悟道

那麼悉達多悟到了什麼呢?

世間的每一瞬間皆為圓滿。一切罪孽都承載寬赦,所有孩童身上都棲息老人,所有新生兒身上都棲息亡者,所有將死之人都孕育永恆的生命。沒人能看清他者的道路。強盜和賭徒的路或許通向佛陀,婆羅門的路或許通往強盜。在最深的禪定中存在這種可能:時間被終結,人視過往、當下和未來的生活為同時。這時,一切皆為善、圓滿和梵天。因此在我看來,世間存在的一切皆好。

可以總結為:
1. 時間:每一個瞬間都有其存在的意義,當你超越時間的限制來看待生命時,一切都是圓滿和統一的
2. 善惡:即便是看似墮落的路徑,也可能帶來覺悟;而看似純淨的道路,也可能引向迷失。
3. 萬物皆為善:梵天象徵著宇宙的最高統一性,它包容一切,無論是我們眼中的 “好” 還是 “壞”。

感悟#

讀這本書的時候,一些曾經記得的句子總是會在我腦海裡回響
“不入世,不足以談出世。最高深的修行不是在寺廟山林,而是在菜場寫字樓,”
“沒逛過菜市場,不足以語人生”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你要去愛具體的人,而不是愛抽象的人”

厭惡生活又受困於生活,對生活的種種表示鄙夷,卻又在生活面前臣服,昂著頭下跪。

我常因為自己參透了很多道理,看透了事物的本質而沾沾自喜,冷漠地凝視著那些還在迷局中的人們,自視與他人不同,其實自己也還並未探明前路。真正擁有大愛的人不應該是冷漠的,應該是包容、溫柔、懂得傾聽和擁抱苦難的人,這樣的人才真的能助人渡河。

你看悉達多當苦行僧的時候,用尽各種辦法,希望能夠忘記自己、放下自己,可是怎麼都忘不掉、放不下。後來他閱盡人間繁華,享受人間一切,所有的世俗都明白之後,突然就開悟了。

我們其實害怕自己的欲望,因為 “人的欲望就如同高山上的滾石,一旦開始,就再也停不住了”,於是我們著迷於那些自律的神話,妄圖通過苦修,壓抑來抵制它。但不妨多給自己一點自信,試著去滿足自己的欲望,到一定時候,“你就會像我一樣精疲力盡,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才發現,原來我想要的一切都已經在我出發的地方等著我了。”

其實哪有那麼多超然物外,淡泊名利,寧靜致遠,大膽去體驗就行了。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