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 11 月 7 日,度過了我的 24 歲生日
很多想法自然是想寫下來的,可落筆時卻依舊感到無言可說,似乎一切想要表達的感受,寫成文字總是欠缺了一點點意思
24 歲,人生的年輪已經過了兩輪,本來今年是我的本命年,不過似乎並沒有遇到特別不順的坎坷?也可能是今年農曆都沒有 9 月 30,照理我在今年是沒有農曆生日的🤣
寫作永遠是和自己的對話,有些想不清楚的問題,不願意面對的現實,如果永遠不寫下來,似乎就缺乏一個落腳點。我們終究不是三體人,無法直接通過思維的交流來實現信息的高效傳達
文字是一種很美的事物,方塊的漢字尤為更佳。儘管我寫下的這些,或許不能表達出萬分之一的思考與感情,但我還是願意寫下來
這篇生日獨白,和 2023 年總結可能有點衝突(誰讓我的生日過完這一年也就快過完了呢🥹),不過我還是想從另一個角度去重新認識自己
我想到了幾個關鍵字,成長 & 思考,朋友 & 閱讀
成長 & 思考#
回顧 24 年的經歷,可能更多的是順風順水,沒有經歷過所謂大起大落。也有可能是那些曾經歷過的,再回過頭去看時,也終究是被視野所局限的小土堆罷了
我的眼前不自覺的出現了一些圖景,那个初一期中考前一晚因焦慮睡不著覺,獨自落淚的小孩
那个在語文課上,因為回答不出問題,而害羞臉紅的小孩
那个在成人禮上,折好紙飛機,哈一口氣,寫下自己的理想的懵懂少年
那个第一次邁入武漢大學,親聲念出,“國立武漢大學” 六個字的少年
那个在大學時,四處輾轉,西安,天津,福州,蘇州,貴州都留下足跡的少年
以及,三年前,只身一人南下,來到深圳這個城市成為一名打工人的少年
過往的一幕幕不斷湧現,那些在我看來有些平淡的經歷,卻也組成了平行時空中的一個 “我”
想想自己,沒有經歷過創業,也沒有去過很遙遠的地方,沒有得過嚴重的疾病,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工作,按部就班,似乎也沒有什麼問題
曾經小時候吃席的一刻,還是教育局局長的大伯問我,長大後想做什麼,我也不知道,我那時可能真的不知道,還只停留在背教科書上答案的年齡,能有什麼想法呢?
或許我從來都沒有機會成為一個遺世獨立的天才,我也不抱什麼希冀。我只是為了滿足自己日益增長的好奇心,以及帶著那麼一點點的不甘心,再加上一點點伴隨出生而帶來的周圍親戚嘲笑,在一個又一個岔路口左轉或右轉。
也曾陷入泥淖,也曾被深淵阻隔,也會被大雨淋濕,也會因厭倦而躺下,也會因指南針失靈而迷路
還記得實習那會,由於工作偏向研究性質,每天幾乎都在頭疼中度過,週末也會來公司加班尋找思路,但很快就變成被焦慮感所擊垮,編程一天的王者峽谷之旅。好像只有沉浸在遊戲中,才能短暫的忘卻掉眼前的煩惱。
我也曾幻想 “一劍曾當百萬師” 的豪情,也曾低吟 “一劍霜寒十四州” 的詩句,這些美好的字眼,仿佛力透紙背,但卻透不过屏幕上一頁淺淺的 ppt。
還記得一年後,隨著業務慢慢熟悉起來,工作仿佛又開始游刃有餘起來。可隨之而來的項目仿佛又在嘲弄我的無知,最迷惘的時候,週末時把自己一個人關在公司的會議室裡,不斷地在白板上一遍遍重複,疲憊之餘望向窗外,本以為能看見雲霧繚繞的山峰,結果卻是一棟棟的高樓,阻礙了我的視線。
所幸,那些邁過去邁不過去的坎,回過頭來看也早就被泥土給填平了。
工作兩年後,開始意識到自己逐漸落伍了,翻了翻曾經封筆很久的博客,一邊感嘆自己少年的無知,另一邊內心也開始蠢蠢欲動,那就開始寫吧。本以為也會三分鐘熱度,沒想到一寫就是半年多,一寫就是接近 10w 字,看来工作对人的改变还是很大的吧。
朋友 & 閱讀#
似乎自己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性格較為孤僻的人?但往往旁人眼中卻不是,每一個階段,總伴隨著舊朋友的分別,與新朋友的相知。MBTI 的三次測試也告訴我,本質上我還是一個 E 人。
一直以來都奉行 “君子之交淡如水” 的理念,不願掺和到小團體之中,這也就導致了我交友特別廣泛,但真正能值得談心的朋友,可能真的沒有。
朋友對我的評價是,似乎任何話題我都能接上來,這也本身源於我的興趣愛好特別廣泛。
我一直相信,以真誠待人,必能收穫真誠的朋友。儘管在這之中,也受到了很多傷害,那些無意義的指責,曾經還有些在意,心態的逐漸轉變,也讓我漸漸懂得了一些,可能成年人的生活就是這樣吧,怪道說都是戴著面具和偽裝生活的,但是我不想活得那麼累。
似乎自己從來沒有很認真的過過生日,也很羨慕那種大學時就玩得很好的朋友,過生日時朋友們還特地飛過去給他慶生,自己可能從來得不到這種待遇吧,不過也慢慢地習慣了。
一直以來都是喜歡閱讀的,學生時代,每逢過年的晚上,那時還在農村,拾起曬乾的木柴,點上引子,在寂靜的夜晚,聽聽柴火的噼里啪啦聲,炸裂聲,媽媽每次都會半開玩笑的說,感覺我不像是親生的,因為她和爸爸都沒怎麼讀過書,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孩子為啥這麼喜歡讀書
瞎寫了這麼多,就草草先結束吧,能讀就行,後面再慢慢完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