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介紹#
大家好,我是來自 xxxxxx 的 raye,這次要給大家分享的這本書是《夜晚的潛水艇》
我的工作和平台運營相關,大家叫我 raye 就行了(雖然我以前也有個筆名,叫河廣,語出詩經,“誰謂河廣,一苇杭之”)
簡單介紹下我吧,從大學時代開始喜歡寫博客,raye.xlog.app 現在是我唯一還維護的了(最近把域名切換到了 rayepeng.net,不過會自動重定向的),其餘的愛好就是羽毛球和主機遊戲了,日常周末上午濱海約球局,歡迎隨時交流
閱讀方面,是一個重度歷史閱讀愛好者,微信讀書給我總結的熱力圖是醬
我之前還分享過一本《微積分的力量》,不過是在其他的讀書會上,而且是在線上。這次也是想挑戰下,同時讓更多的人看到這本好書
由於這本書比較特殊,實際上是由 9 篇小說的合集,因此我每講完一篇小說後,就會有一些問題提給大家
另外我準備了兩本夜晚的潛水艇,雙十一的時候看價格比較低入了兩本準備送給大家的,並且我這個人有一個觀點,那就是必須要送舊書,因為未拆封的新書總給人一種距離感,反而會讓人束之高閣。所以這兩本書一周前就到了,並且放在我書櫃上故意做舊了一周,因為我真的兩本都有翻看和記錄,後面我看誰回答的比較好就送出去吧🤣,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要,因為微信讀書上也有這本書
第一篇 夜晚的潛水艇#
介紹#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博爾赫斯,但是我一開始絕對是想不起這個人的,直到我後來才想起來他說的,曾經無數次出現在所有作文中的一句話:
如果有天堂,那一定是圖書館的樣子吧
這本書裡的很多細節其實和博爾赫斯都有一些照應關係,或者不好的話說就是碰瓷,但我們大可拋開這一切,專注於欣賞作品本身
這也是這本書的第一篇了,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無意,它被放在了這本書的第一篇。你可以說是出版社有意為之,但這個標題其實並不太吸引人,反而會讓人產生誤解
對,千萬不要被書名所疑惑了,翻開之前可能以為是類似儒勒凡爾納的地心遊記,八十天環遊地球一類的科幻小說,實際上並無太多關係
當然,你也可以說是按照作者最喜歡的順序排列的,當你讀完整本書後,或多或少會覺得,這可能就是作者的另一種形式的自傳了,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陳透納,能看到大部分人的身影
故事很簡單,我們可以從書中摘出三句話來代表三條線索,相信大部分人都看完了第一篇,所以也就不去費口舌地講一遍內容了
- 同年春天,一個念頭在黎明時分掉進他夢中,促使他資助了一場史上最荒誕的壯舉。他要找到博爾赫斯扔進海裡的那枚硬幣。
- 遇到一艘潛艇卡在那里,不知是哪國的,我們出手救了它
- 海浪沖上來一小片金屬疙瘩,鏽蝕得厲害。小孩撿起來看了看,一揚手,又扔回海裡去了。
想像力#
這本書最吸引人的點,可能就是交織於其中的想像力了
陳春成是 90 後作家,因此我們可以在文字中看到很貼近我們生活的事物,這也帶給了我們一種無與倫比的親切感,如:
每天夜裡,我坐到書桌前,用手指敲敲桌面,系統啟動,桌面就變成控制台,上面有各種儀表。前方的窗玻璃顯示出深藍色的海底景象。副駕駛位上的皮卡丘說:皮卡皮卡!它的意思是,Captain Chan,我們出發吧!妙蛙種子說:種子種子。這是說,一切準備就緒。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讀到這裡的時候,和我一樣,掩卷,慧心一笑。尤其是第二篇竹峰寺中還提到了打魔獸
我相信每個男孩看到這裡,都会忍不住笑出聲來,我相信每個小男孩都會有過類似的幻想,小時候會拿著手頭的玩具,再利用手頭的環境,泥土,石頭,沙子,草叢,自行去勾勒出一副星球大戰的圖景,駕駛著機甲穿梭於多個平行時空,所有的物理規律在都無法阻礙你,上可摘星攬月,下可日行八萬里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玩到塞爾達的時候,會發現這遊戲真 tm 好玩,我舉個一個例子,當你從高空落下的時候,旁邊飛過一顆流星,你會發現那顆星星是真的可以摘的!
類似的場景,沈三白也曾在浮生六記中寫到過,”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其實我恨不得很早就讀到這部作品,因為當你長大後再閱讀的時候,你就會去自然而然的尋找裡面的解釋,而不是相信眼前的答案,如:
有一晚睡前,我看了好久莫奈的睡蓮,夢中我變得很小很小,在那些花瓣間遨遊,清晨醒來後,枕邊還有淡淡幽香。早飯時母親問我是不是偷噴了她的香水。
妙蛙種子問:種子種子?(今晚這麼晚?)我說,久等了,出發吧!那晚我們在北冰洋的冰層下潛行。我忘了設計取暖裝置,結果第二天醒來,感冒了。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的時候,都会情不自禁的給出解釋,夢遊噴香水啦,忘記蓋被子著涼啦
但是你會發現成年人的解釋,總是蒼白無力且煞風景的,焚琴煮鶴大抵不過如此。反而在想像力中,夢遊可以被解釋為在花瓣中遨遊,忘記蓋被子可以被解釋為沒有設計取暖裝置
我想到了以前真實見過的另一個鄰居小孩的故事,那个小孩看到下暴雨,你知道他將其想象成什麼嗎?下暴雨,那是天和地在拔河。
陳透納也是一個讓人扼腕的故事,故事的結尾,為了高考,為了那些討厭的事物:
我想象我的想像力脫離了我,於是它真的就脫離了我。那團藍光向窗外飄去。我坐在書桌前,有說不出的輕鬆和虛弱,看著它漸漸飛遠。最後它像彗星一樣,沖天而去。
關於想像力,讀到這篇的時候一些童年的回憶瞬間就擊中了我,這個回憶是關於一位作家,我幾乎讀完了他的所有作品,讓大家來猜一下
- 他只有小學學歷,他的兒子也只有小學學歷
- 他自己一個人創建了一本雜誌,只刊登自己的作品
- 他筆下的創建的形象有一個男孩,一個女孩,兩隻老鼠,一隻大灰狼
鄭淵潔,不知道大家猜出來了沒有
類似的寫法,鄭淵潔的童話故事中也有過類似的描寫,皮皮魯因為厭惡學校對想像力的扼殺,因此每次寫日記的時候都要寫兩本,一本是為了應付學校檢查的,另一本則是在其中發揮自己無窮無盡的想像力
我特怕為了迎合老師的要求而寫日記導致葬送了我的文學天才,假如我的遺傳基因裡有的話。正當我為此苦悶而惶惶不可終日的時候,電視中的一則新聞啟發了我。那新聞大意是,有一家企業為了逃稅,建立了兩本帳。一本真帳給自己看,一本假帳蒙蔽稅務人員。我決定借用該企業的這個方法,寫兩個版本的日記,也就是建真假兩本帳。寫真日記的目的是一旦我身上有文學基因,就由此保留住了。誰讓現在的科學還落後到不能化驗出每個人身體裡富含何種特長呢。在真日記裡,我自然會極盡發揮想像之能事。寫假日記的目的不言而喻,是為了應付和糊弄老師騙個好分數達到升學的目的。
記住,一個人有兩個不同版本的日記,這是我皮皮魯的專利。
總結#
我今年回顧鄭淵潔的作品,寫下了這麼一段話:
鄭淵潔寫的最好的地方,是他從一孩童的視角去對成人世界的描繪,從大灰狼、小老鼠等被人嫌惡的角色一點點著筆。
他對人性的最黑暗處進行描繪,像一個最精巧的手術專家對人類的心靈進行剖析。
是對人心的無盡探索,展示出隱藏在笑聲背後的深層次思考。
每每寫到這裡,他就開始失控,開始癲狂,好像人類的喜怒哀樂都與他無關。
他從容地穿越理性與荒誕的邊界,將童話世界和現實生活的界限模糊化,
陳舊腐朽的觀念被打破,世界的運行規則被一筆帶過,展現出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裡,孩子們學會了勇敢面對困難,感受到友誼的力量,而成人們則在這個童趣的世界中找回了失去的純真。
9 月 3 日,重讀《夜晚的潛水艇》寫下了如下的讀後感
看陳春成的小說,就像一個患者,被他連哄帶騙地,在手術床上躺下
閉上眼睛,麻藥入體,慘淡的燈光下,當他確認你已不能動彈。
每每此時,他便開始癲狂,開始近乎變態的對文字進行拆解,恨不得只留下偏旁部首,如同施展玄妙的文字陣法
似乎靈魂迷宮曲折的道路,宇宙盡頭演化的規律,幽暗空間奇妙的玄幻,盡皆為其所包裹
你只能眼睁睁地看著這一切,無力反抗,無力掙扎
這其中,第一篇《夜晚的潛水艇》則尤為讓我欣賞。在孩童的眼中,每一滴雨水都可能是一場大冒險的開始,每一處彩虹都是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門戶,每一個字都充滿了魔法和力量
就像一幅永遠畫不完的畫,一本永遠寫不完的故事,一片難以窮盡的藍天
然而結尾,僅剩的稀薄想像力,早已無力支撐起潛艇的運行
“這裡不再有繁密的枝葉、柔軟的泥沼、斑斕的鸚鵡和吐著信子的蛇,眼前只有確鑿的地面和匆匆的人”
剛剛提過,夜晚的潛水艇奠定了整本小說的基調,那就是幻想,荒誕
這是一場夢境與現實交織的旅行:海底漫遊的少年、深山遺落的古碑、彌散萬物的字句
這是一場想像與驚奇的饕餮盛宴:雲彩修剪站、夢中的彩筆,藍鯨內的演奏
這是一場關於尋找與藏匿的冒險:鑄劍與釀酒、夜晚靜謐的湖泊
問題#
- 你也會有類似的幻想嗎?
竹峰寺 & 李茵的湖 —— 何以抵禦世間的無常#
竹峰寺的故事是有兩條線索交織起來的,
一個是關於鑰匙的故事,是講我把鑰匙藏到竹峰寺的故事,因為我回到老家,發現老屋已經都被拆遷了,只剩下一把鑰匙,我則希望將僅剩的舊物藏起來,因為我認為,如果一樣事物以後我還能找到,那麼我就永遠不會忘記
另一個是關於石碑的故事,則是講破文革四舊的時候,竹峰寺的和尚們將一塊歷史悠久的石碑藏起來,那塊石碑叫蛱蝶碑,是相傳寺廟裡有人見到一隻蝴蝶曾經落在大佛像的頭頂。和尚們藏好石碑後逃離下山,等到文革結束後,執掌寺廟的和尚希望能找到這塊暗藏的石碑,來讓寺廟更加知名,但是老和尚們當初立下誓言怎麼也不肯說出具體的隱藏位置
故事的結尾,兩條線索串起來,我在藏鑰匙的過程中,推斷出了和尚們藏石碑的位置,但我並沒有說出藏匿的地點,而是將鑰匙藏在石碑的旁邊,故事到這裡也就結束了
確定無疑的事情有這麼一兩樁,也就足以抵禦世間的種種無常了
陳春成的文字真的如同《竹峰寺》這個標題一樣,你仿佛置身在竹林中散步。
我摘錄了兩段給我印象最深的
有時從書頁中滑落下一片乾枯的芍藥花瓣。也不知是誰夾在那裡的,也不知來自哪個春天。已經乾得幾乎透明,卻還葆有一種綽約的風姿。而且不止一片。這些姿態極美的花瓣,就這樣時不時地,從那本娓娓述說著世間一切美盡是虛妄的書卷裡,翩然落下
那時候家裡還養著一隻小狗,然後就帶著它去後山上玩,我老家在浏陽,後山上以前全是花炮廠,就是做煙花爆竹的。不過都拆遷了,都已經長滿了和我差不多高的草了,就帶著我的小狗,抄起一根不知道從哪裡來的木棍,一路探險。偶爾能碰到沒有拆乾淨的斷壁殘垣,然後回憶起小時候是不是在這裡玩過,偶爾回去跟爸媽講起某個位置,他們就會跟我講那時的故事,那个花炮廠曾經因為失誤爆炸過,傷了好幾個人啦,哪個花炮廠的老闆跑路了呀等等。
我想象在黃昏和黑夜的邊界,有一條極窄的縫隙,另一個世界的陰風從那裡刮過來。坐了幾個黃昏,我似乎有點明白了。有一種消沉的力量,一種廣大的消沉,在黃昏時來。在那個時刻,事物的意義在飄散。在一點一點黑下來的天空中,什麼都顯得無關緊要。你先是有點慌,然後釋然,然後你就不存在了。那種感受,沒有親身體驗,實在難於形容。如果你在山野中,在暮色四合時凝望過一棵樹,足夠長久地凝望一棵樹,直到你和它一並消融在黑暗中,成為夜的一部分 —— 這種體驗,經過多次,你就會無可挽回地成為一個古怪的人。對什麼都心不在焉,游離於現實之外。
這段話是整篇當中,我最有感觸的,一些童年的回憶很容易就湧了上來。
以前我老家還在農村的時候,小學放學後,那時候爸媽還沒回家,作業又早就寫完了,然後就回到放學回家的那條路上,正好路邊有一顆小樹,就坐在那下面,看著太陽一點點落山,望着那條通往外面的小路。在鄉下,你是能看到太陽一點點被遠處的山給遮擋的,那个时候也不会想太多,也没有太多负担,就像坐在无垠的旷野中发呆一样,感受到自己一点点的淡出这个世界,只有等到有人走到你面前时,你才惊觉,刚刚好像发生了点什么。
李茵的湖,是一個整體讀下來都比較灰暗,傷感的故事。
一段記憶,共同經歷過的人早都隨手拋下,她卻當珍寶一樣收藏至今。
故事裡我在和李茵談戀愛的時候,發現她非常懷念全家出去郊遊時的一張全家福,照片裡有一個湖,是她對過去美好的記憶的一絲寄托。他們倆一直在找那個 “湖”,幾乎要把那個小城市所有的湖都逛完了,但是仿佛那個 “湖” 從不存在過。而作者又在機緣巧合之下得知了那個 “湖” 的位置,而那個湖已然被填埋掉建成了一個停車場了。那個湖原不是一個湖,至少遠沒有湖那麼大,但對於孩子般大小來說,也算是個湖了。當李茵知道那個 “湖” 不在了之後,一貫淡漠的她,卻也嘆息一口氣,仿佛心中對過去美好回憶的寄托不存在了一般。
其實,寧願不要去找到那個湖,就算知道了真相也不要告訴李茵
關於李茵的湖,其實我也還有一個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說來也是我所經歷過的一個有點類似聊齋的故事,但是我至今還記得
關於這個主題,何以抵禦世間的無常,我也還有一個故事可以和大家分享,說來也是我所經歷過的一個有點類似聊齋的故事,但是我至今還記得
這個故事發生在我剛進高中的時候,一次去上課,我和我的同學路過走廊的時候,我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女生身影,于是我喊了她兩聲,但她沒有回應我,我以為她沒看見我就走了
這個熟人是誰呢,是我的初中同學,我和她當時都是化學課代表,並且由於我當時化學學得比較好,所以很多時候也跟她講題,並且我們當時也在一個小組,我是組長
初中畢業後,其實我記得我和她應該不是在同一所高中的,所以那次見到她我也很意外,但沒往心裡去
那為什麼我會見到她呢,故事的答案很快就來了。高一的寒假,我們初中同學聚會,我沒看到她。吃完飯結束後,一個很調皮捣蛋的同學,突然感慨了一句,說人生真的很無常,一年前還活生生的站在你面前的人,轉眼就去世了。我當時大驚,忙問是誰,這時候估計答案大家也知道了
就是我路過走廊,連喊了兩聲,沒有回應我的那個她
她得白血病去世了
我後來屢次搜索我的記憶,我一定是喊了她的名字的,並且我身邊的同學還復述了一遍,哦原來她叫___!
只是後來,我的同學也不記得了。我每次想起來這個事情的時候,是真的後悔,後悔當初為什麼沒有多喊幾下她的名字,也許會發生什麼呢
問題#
- “確定無疑的事情有這麼一兩樁,也就足以抵禦世間的種種無常了”,你有確定無疑的事情嗎
傳彩筆 & 紅樓夢彌撒 —— 真理的探尋#
我沒有打算按照原來這本書每一篇的順序來講,而是重新組合了下。因為第二篇《竹峰寺》也寫得很美,所以我們先講第三篇和第六篇
這兩篇為什麼我想放在一起講呢,因為我覺得這倆都有點像科幻小說
傳彩筆#
傳彩筆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主人公是一個縣城的作家,偶爾寫點東西,他在夢中與一位老者討論文學,老人臨走前送給了他一支筆,可以寫出這個世界最偉大的作品,但是其他人無法看到。
當我獲得了彩筆之後,有一段形容我寫作的句子:
起初,我的腦子像一面巨大的中藥櫃,詞彙分門別類地躺在無數抽屜裡,我清楚它們的位置,熟練地抓取需要的文字,配成需要的句子。該芬芳的芬芳,燦爛的燦爛。到後來,文字紛紛揚揚從天而降,我像在雪中舞劍,總能在萬千雪花中擊中最恰當的一朵。
可是當我真正寫出了偉大的作品後,“我渴望聽到別人的評價,來將這狂喜落到實處”
我甚至想,如果我維持著我原來的天分,還可與他人分享寫作的樂趣,“那種歡樂雖然細碎,畢竟是細碎的珠玉”
最後,我將這只彩筆送給了另一個位少女,也不再寫作了。
故事就是這樣的,不過相信大家看到這個標題的第一眼,應該都條件反射的念出李商隱的那句詩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李商隱想要變成江淹,得到夢中的那只彩筆,寫下清麗的詞句,寄給巫山的神女
我們都認為江郎才盡,是因為江淹失去了那一只彩筆,其實不然,陳春成從另一個角度解讀,他認為江淹原本就才華橫溢,傳世之作都寫於得筆之前,因此才有得筆的資格。得了那支筆後,他成了真正的天才,寫出了偉大的詩,但無法示人,因此被誤解為才盡。他也許失口對人說過那支筆的存在,世人根據他的創作經歷,曲解了故事的原委。
問題#
- “如果你可以寫出偉大的作品或領悟宇宙的真理,但只有你自己能領受,無論你生前或死後,都不會有人知道你的偉大 —— 你願意過這樣的一生嗎?”
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問題的看法,不過我相信,對於我來說,我是會選擇的。
我最開始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就想到了劉慈欣的《朝聞道》,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覺得《傳彩筆》更像一篇科幻的小說一樣
這裡也給沒看過的小夥伴簡單講一下,《朝聞道》講的是在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即將建成之際,就在科學家們以為大一統模型即將誕生的時候,來自宇宙外部的聲明,我們稱之為排險者,毀滅了科學家們建造的粒子加速器。因為大一統模型的建立會導致宇宙終極真理被發現,從而帶來宇宙的毀滅
但是探索宇宙的終極真理,是每一位科學家夢寐以求的夙願,因此排險者在沙漠上製造了一個 “真理祭壇”,科學家們在上面得到自己要知道的真理,之後立刻被毀滅。
我覺得我就像朝聞道裡面的科學家們一樣,我也是願意的,沒有理由,如果非要有的話,那就是用登山者的話把,因為它就在那里
- 寫作到底是為了取悅自己還是取悅他人呢?
我們把問題縮小一點,前一個問題很大,算是一個比較偏激的問題了,這個問題就比較小了,只是談談寫作
羅蘭巴特提出過一個理論,“作品在完成之際,作者就已經死亡,剩下的的解讀工作,就是讀者的權利了”。有人解讀為,文本,作者,讀者,這三者其實是互相影響的,即原創,閱讀,互動。
所以我其實認為,寫作,你可以把取悅自己當做目標,但如果它在完成了取悅自己的功能後,還能有機會去取悅他人,那這也是我所樂見到的,但兩者之中,我更偏向於取悅自己。
開個玩笑,有沒有哪些場景裡面寫作就是為了取悅他人呢?比如程序員們日常在寫技術文章或者文檔的時候,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為了取悅他人,不然為什麼說程序員最討厭的事裡面有一件就是寫文檔了,因為你是要為他人考慮,這個過程很枯燥,很反人類的。
其實可以看到,文學和科學在某種程度上是相通的,原來宇宙的終極真理就是紅樓夢
尺波 & 酿酒师 —— 庄周晓梦#
這幾篇我很想放在一起,因為這三篇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莊周夢蝶的感覺
酿酒师這篇,可能比較特別,就是單純地講了一個故事,讀完後你甚至覺得不知道講了什麼
酿酒师這篇,真的太像莊子的庖丁解牛了,嘗試對比下:
他造酒之時,一舉手一投足都好看極了,都合乎節拍,行雲流水,洋洋灑灑,輕快舒暢,像一種舞蹈,自身生出韻律。他一邊投米,一邊低聲哼唱。封口後,壇中如鳴佩環
只有達到了一種境界,才能一舉一動,其實程序員寫代碼有時候也有這種感覺,當你覺得寫得很舒服的時候,敲代碼就像是在彈鋼琴一樣美妙
為什麼喜歡這種故事呢,就像聊齋一樣,故事就是故事,聽完了就結束了,不需要費盡心思,去解讀其中的意義
裁雲記 & 音樂家 —— 逃離#
裁雲記的故事比較好玩,講的是元首來一個城市視察,開了個玩笑,覺得天上的雲像抹布一樣。我的工作就是在一個雲彩工作站裡,每天的工作就是將雲朵裁剪成各種形狀。
工作之餘,我有了很多的愛好,比如花三個月時間研究建文帝的去向,又花了幾個月時間研究永動機,但是我發現這麼多愛好就像很多岔路口,我不知道哪個更適合我,因此我就在分叉口徘徊了很久
之後我去拜訪了一個我的老師的老朋友,老人跟他說,“有的人注定會掉進某個岔路口去,而有的人就只會在外面徘徊”
老人也跟講述了自己是如何落入一個陷阱裡的,他偶然間得到了一本博物館清退的古書,他在研讀後,發現裡面的對聯遊戲包含了玄机,因此他就花費了一生的精力去研究,後來他發現,如果將上面的對聯補充完整,那麼世間文字會盡數消失,天地復歸於混沌。
這時候,我好像就恍然大悟了,並決心用自己一生的時間去走遍所有的岔路口。
我可以花上一百年在遠古的深海潛行,一百年去追蹤建文帝,再花個幾世紀去死磕永動機,剩下的時間我將在所有洞穴間從容遊蕩。我將通曉一切草木的名稱,熟知所有星星的溫度。如果掉進某個陷阱,那就死心塌地,一往無前。晨光熹微中,我的手指從一排書脊上慢慢拂過,像撫摸著琴鍵,然後停下,抽出一本,就著窗前的光亮,讀起來。
音樂家,斯大林嚴厲的反對薩克斯,並且所有的譜曲都必須經過層層的篩查,主角古廖夫曾得過一種病,獲得了通感的能力,他就用通感來來審核音樂,不用聽就能想象出畫面,並且寫出其中的內容。上級就像審核作文一樣來審核曲子的意識形態問題。
但是他的音樂才華也一直被壓抑著,在他老年退休之後,他所幻想出的自己的分身,叫穆辛,靠著幻想,終於克服了恐懼。和他一起把自己曾經最得意的曲子給演奏出來了。
這篇故事有很多的伏筆和象徵,並且最後演奏的環境,藍色的大海,在深海中出現的潛水艇,也很第一篇互相照應了
裁雲記和音樂家,這兩篇故事都一些荒誕,雲朵、音樂,這些無形的事物,雲彩與音樂,這兩者人類最不能控制的東西,卻都要被壓抑著形狀必須一致,意識形態必須符合官方的設定,
在這其中生活的人,也逐漸變得荒誕起來。裁雲記中的我,幻想著去製造永動機,去追逐建文帝的下落。其實我或多或少讀到了一點生活中的無奈。因為工作中,我們都是要明確的結果的,很少關注你的過程,因此大家都被壓抑著。有時候工作久了,我就很頭疼那些,我也只想去研究一些沒有結果的,而是享受這個過程,比如去鑽研黎曼猜想,學習下量子力學,我知道這些東西都是沒有用的,但是我喜歡這樣一個過程。
建文帝的故事,這個在明朝那些事中有講,相信看過的朋友應該是知道的,也簡單和大家講講。明朝朱元璋去世後,繼任的是建文帝,但朱元璋也分封了藩王,導致建文帝,此時朱棣在北京起兵,靖難之役,奪得帝位。建文帝的下落卻不知所蹤
音樂家的故事就更加的,讓人難受了。
其實我想簡單講講,但是出了門就不能說了,那是關於 2022 年的一些回憶了
(以下省略,白紙🐶
最後的問題#
-
這 9 篇小說中,你最喜歡哪一篇,為什麼
-
你有哪些印象最深的句子、段落,可以朗讀一下